龍爪槐常見修剪誤區(qū)
誤區(qū)一:未及時剪除砧木抽生枝條
在日常工作中,常見到一些龍爪槐植株的頂端抽生出直立的枝條,特別是嫁接時間不長的苗子尤為明顯,民間把這種現(xiàn)象稱為“瘋條子”或“跑砧”。龍爪槐的枝條是橫向且下垂生長,直立生長的枝條不是龍爪槐的枝條,是砧木國槐的頂端抽生枝條。這種枝條如果不及時處理,會消耗大量養(yǎng)分,影響接穗的生長,且對觀賞效果也有影響。所以對砧木所抽生的枝條不能放任不管,要及時處理。
對策:對砧木抽生的枝條應及時進行疏剪,疏剪時應從枝條底部進行,齊根剪除。由于國槐屬于耐修剪樹種,截干嫁接龍爪槐后,極易刺激隱芽萌發(fā),所以在日常管理中,應經(jīng)常巡查,發(fā)現(xiàn)有砧木抽生的現(xiàn)象要及時剪除,并防止反復。對于這些抽生的枝條應及早處理,最好在小枝階段就能處理掉。
誤區(qū)二:修剪時留芽不正確
一些人在修剪龍爪槐時,留的芽子位置不正確,使新生枝條要么下垂生長,要么一味向側方生長,影響樹冠擴大,更影響了觀賞效果。

對策:龍爪槐修剪應以擴張樹冠和樹冠圓整為目的,而在修建時,要想擴張樹冠,應該保留“腰角上芽”,即枝條拱形上端的芽,經(jīng)多年疊加修剪,樹冠才能開張,才會有好的冠形。
誤區(qū)三:忽視生長季
修剪在培育過程中,很多人把主要精力用在休眠季修剪上,忽視生長季修剪,對新生枝條放任不管,不僅消耗植株生長的養(yǎng)分,還減慢樹冠成型的速度。
對策:加強生長季修剪,在接穗成活后,當接穗新枝梢長到向下延伸的長度時,應及時剪梢或摘心,留“腰角上芽”,新梢生長經(jīng)過短暫的停頓后,所留上芽就會萌發(fā),抽生出新的枝條向前生長,由于新枝條角度加大,樹冠就會開展。新枝梢又向下延伸時,再進行剪梢或摘心進行誘導生長,每年如此反復進行修剪幾次,樹冠會很快成型。
誤區(qū)四:修剪力度過大
由于一些人沒有掌握龍爪槐的修剪方法,在修剪時枝條修剪得過多,更有甚者,修剪后只保留了幾個主枝,其余側枝全部剪除,影響樹木的生長和觀賞價值。
對策:修剪前,應先對樹冠進行審視,反復權衡后方能修剪。一般來說,龍爪槐的樹冠一是要開張,要有好的冠幅,二是要有好的遮陰效果,就是說,主枝之間不能空,要有足夠的枝條。在修剪時首先要對主枝的延長枝進行短截處理,保留“腰角上芽”。對于主枝上的側枝,首先要保證不能有太多的重疊,其次要對側枝的延長枝進行短截,照例保留“腰角上芽”,對側枝上的二級側枝的延長枝也應進行短截,留“腰角上芽”。此外,在修剪時還應及時將病蟲枝、細小枝、過密枝進行疏除。
誤區(qū)五:修剪不到位
有人在修剪時,看到樹冠枝條繁密,舍不得修剪。也有人錯誤地認為,龍爪槐修剪應當以短截為主,盡量少疏剪,這兩種做法都直接影響龍爪槐的觀賞效果和生長。
對策:修剪前,首先要制訂修剪方案,對于枝條,應當疏則疏,當留則留,當短截則短截,整個修剪工作必須有質有序。對于側枝,需要一定的間隔選留。若側枝過密,則應及時疏除,不可放任,否則會擾亂樹形,甚至會影響樹冠通風透光。側枝選留好后還應進行短截,其長度不能超過主枝,主從關系明顯。各個主枝上的側枝安排要錯落相間,不可一邊倒,也就是說每個主枝上都應當有向兩側生長的側枝,而這些側枝應當與相鄰主枝的側枝相間,這樣進行修剪樹冠才能圓整美觀,利于植株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