娜塔櫟的種植技術
(1)場地清理。認真處理工地內的建筑垃圾,如礫石、雜草等,并保持干凈整潔。
(2)挖種植穴。挖穴的時候,應在不影響瀝青路和人行道基層的情況下盡量挖大一點,同時,開挖的深度要考慮換土層的深度在內,即土球的深度加上換土層的深度。另外,由于娜塔櫟雖然耐水濕性很強,但喜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壤,因此,在挖種植穴的過程中,還應加大深度,并且樹穴底部應大于口部,再在底部用鋼釬打入深孔,填入珍珠巖,底層再鋪設排水層,以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。
(3)基層處理。由于混凝土為堿性,對娜塔櫟的生長不利,灰土里面也含有石灰,遇水后會產生高溫,會燙傷甚至燙死樹根系,對此,本工程前期組織了一次對樹穴里混凝土和石灰的徹底清理,并嚴格檢查清理結果,然后再回填適合娜塔櫟生長的種植土。土層高度先回填致土球高度下5cm,并在樹穴邊上堆一些余土,以便種植好樹后的回填使用。

(4)種植換土。由于娜塔櫟的生長喜酸性或微堿性土壤,而本工程中的土壤經過檢測為弱堿性,娜塔櫟可以生長,但是,為了保證娜塔櫟的成活率,本工程除了對種植穴中鹽堿雜質清理外,還在種植土壤進行了更換,并增施了適量的改良劑和底肥,以調節適宜娜塔櫟最佳的土壤酸堿度,同時還可以消滅地下蟲害并預防根腐病的發生。
(5)土方沉降。換好土后放置一段時間讓它沉降,以增加土方的密實度,減小種植后樹根與土壤之間的縫隙。在本工程中,由于時間緊,因此采用了灌水沉降法,即土方回填好后就對土方澆水,澆透,第一次澆透后歇兩天再澆一次,以讓土方完全沉降。
(6)樹木卸車。由于娜塔櫟的主干比較光滑,因此在起吊的過程中,應注重綁扎牢固,避免打滑傷害主干或者樹枝。樹木入場后,要根據娜塔櫟的形態特征檢查品種、規格一致,主干無明顯彎曲,樹皮沒有大傷,有中央領導枝,樹枝伸展良好,根須良好,無病害,土球綁扎無松脫。
(7)栽植修剪。在施工場地內,對篩選后的娜塔櫟進行修剪,應注意幾點:保證娜塔櫟的塔型樹冠,剪口平滑整齊,不傷樹皮,不要留樁,其位置應保持與芽有0.5cm~1cm,剪口剪成45°斜面,對于弱小且稀疏的新舊枝條,修剪時可齊枝條的著生部位剪除;對于粗壯大枝,因剪口大,對樹體的傷害較大,應盡量保留,并視生長的方向適當修剪,如果必須剪除,應對剪口、傷口需及時涂抹適量的封口劑,避免影響主枝生長。
(8)樹木定植。修剪后的娜塔櫟要及時種植,避免暴露導致水分蒸發,下坑時要輕放,隨后根據樹冠形狀調整好朝向,以保證觀賞效果。在回填土時,應再次測量調整樹干中心位置在種植點上,調整好深淺度。定植過程采用二次沉降法,即樹木調整完成后,先回填部分土壤并對其沖水,邊沖邊拌讓土形成泥漿,待其自然沉降,之后再用此操作方法,對填土進行第二次沉降。通過采用二次沉降法,很好地保證了土球和樹穴的緊密結合。
上一篇:種植技術與養護管理詳解
下一篇:娜塔櫟的養護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