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條槭的幼苗培育養護
茶條槭,屬于無患子科槭屬,為落葉大灌木或小喬木植物,高達6m。樹皮灰褐色。耐庇陰,耐寒,喜濕潤土壤,但耐干燥瘠薄,抗病力強,適應性強,分布范圍廣。
1、采種
當翅果發育成熟、果皮變成黃褐色時即可采收。每年9月份至次年3月份均可采種,果實不脫落。果實采收后,攤開晾干,搓去果翅,經風選,去除雜物后即可得到長條形果粒,生產上稱為種子,裝袋置于冷室貯藏。千粒重95g,發芽率60%。

2、種子處理
春播前30-40天,將種子放到30℃1%碳酸氫鈉水溶液中浸泡2小時,自然冷卻;同時,用手揉搓種子,然后將種子用干凈的冷水浸泡3-5天,每天換水1次,3-5天后把種子再浸入0.5%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3-4小時,撈出種子。用清水洗凈藥液后將種子混入3倍體積的干凈濕河沙中,把種、沙混合物置于5-10℃的低溫下,保持60%的濕度,30天后種子開始裂嘴,待有1/3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。
3、播種
播種地應選擇土壤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壤土、沙壤土地塊,提前進行秋整地。春播前10天左右施肥和耙地,然后作床。苗床長20-30m、寬110cm、高15cm、步道寬50cm。床面耙細整平,然后澆1次透水,待水滲透、床面稍干時即可播種。采用床面條播方法,播種量50g/平方米,18kg/畝(667平方米),覆土厚1.5cm,鎮壓后澆水,床面再覆蓋細碎的草屑或木屑等覆蓋物,保持床面濕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