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松小蠹、吉丁蟲危害嚴重,如何防治
發病癥狀
蟲害爆發在新移栽后一兩年的油松上,從3月底油松即出現危害癥狀,新葉不發,局部樹梢發黃,隨著時間推移癥狀加重,整個樹冠發黃,樹皮脫落,油松死亡率高達40%以上。
油松致死原因
使油松快速致死的原因是小蠹蟲(紅脂大小蠹和縱坑切梢小蠹)和吉丁蟲(松木黑吉丁蟲)混發。

紅脂大小蠹,為鞘翅目小蠹科大小蠹屬的一種昆蟲。成蟲圓柱形,長5.7毫米至10毫米,淡色至暗紅色;卵圓形,乳白色,長0.9毫米至1.1 毫米;幼蟲體白色,頭部淡黃色;蛹體長 6.4毫米至10.5毫米,初為乳白色,漸變為淺黃色、暗紅色。主要分布于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等地區,為外來入侵物種。
它主要危害胸徑10 厘米以上松樹的主干和主側根,以及新鮮油松的伐樁、伐木,侵入部位多在樹干基部至1 米處。以成蟲或幼蟲取食韌皮部、形成層。當蟲口密度較大、受害部位相連形成環剝時,可造成整株樹木死亡。
受吉丁蟲危害的油松,老針葉發暗,芽包萎縮、無新葉抽生。危害嚴重時剝開樹皮后,樹皮和木質部間都是木屑和排泄物,樹皮與木質部分離。
防治方法
1.禁止從疫區調入苗木,防止蟲害繼續蔓延和發生。若樹苗調入現場要認真檢驗,如發現有危害癥狀,則現場燒毀清除。
2.降低成蟲蟲口密度可有效減少幼蟲為害,在油松移植后或在養護期,每年都需要定期進行。每年的4月下旬之5月下旬是松木黑吉丁蟲成蟲產卵活動期,5月中下旬是油松紅脂大小蠹成蟲活動高峰期,5月下旬,縱坑切梢小蠹開始為害油松梢頭。
因此選擇4月中下旬使用“攻牛”兌水1500倍全株噴霧可有效降低三種油松蛀干害蟲的危害。“攻牛”的持效期可長達60天,從4月中下旬保護到6月中下旬,一年僅需施藥一次。
3.小蠹和吉丁蟲主要是以幼蟲危害油松,或危害韌皮部或蛀空樹梢,而且為害隱蔽、時間長,給防治帶來極大困難,要求養護人員經常到現場仔細觀察,發現受害癥狀,及早進行防治。
刮除老樹皮:可以及時發現吉丁蟲的一些危害癥狀或吉丁蟲的幼蟲等,刮下來的樹皮收好,統一燒毀。